长日光阴h - 言情小说 - 长公主不想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5

分卷阅读75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贺卿深吸了一口气,拍了拍她的手,安抚道,“此事我来想办法,时候不早,娘娘该回坤华宫了。”

    “真师……”张太后有些迟疑。

    贺卿加重语气道,“我这里毕竟是方外之地,娘娘待久了不好。若是再惹得太皇太后生疑,事情恐怕又会有变故。”她想了想,又从旁边拿了两本道经放在张太后手中,“你就假作是来求道经的,回去之后闭门不出便可。”

    说到这里,她微微一顿,又道,“对了,陛下病了的消息,太后娘娘如何得知?此事是否为太皇太后所知?”如果太皇太后一开始就知道张太后已经知道了,那么之后要采取的手段,或许就不会有太好的效果了。

    张太后连忙摇头,“是我身边张姑姑的同乡在乾光宫伺候,我偷偷联络上他,给了不少金银物事,求他照拂陛下。他暗地里传出来的消息,太皇太后绝不会知晓。”

    “那就好。”贺卿把人送到门口,“回去等我的消息。”

    张太后转头看了她一眼,眉间还是散不去的凝愁,却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走了。

    ☆、第51章 秋风乍起

    “真师这是有意为难奴婢啊!”听贺卿说完事情始末, 黄修就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

    “如果不是没办法, 也不会求到黄都知这里。”贺卿却是神色不变, 温言软语,“其实此事对黄都知而言并不算难办, 若是成了,太后娘娘和陛下都承你的情,对你来说并无坏处。”

    “话虽如此,可就算有好处,也是十几年以后的事,若是让太皇太后察觉,我只怕没有命享这些好处了。”黄修笑着反驳,“我如今已是脱身事外的人, 为何还要回去趟这浑水?”

    这话说起来不客气,但贺卿一听,就知道他还是意动了。

    所谓脱身事外, 不过是黄修当日不得已的以退为进之策, 他如果甘心离开宫廷这个权力中心, 早就可以走了, 何必留到现在?所以这话,听听也就罢了。

    俗语说,嫌货才是买货人, 若真不愿意插手,一口回绝便是,何必如此挑理?

    不过是怕付出没有足够的回报罢了。

    不过几次合作, 贺卿给出的诚意都是十足的,对黄修而言,在太皇太后始终不打算重用他的情况下,贺卿已经是个不错的选择。如今这般试探,不过是想打探更多消息,得到更多保证。

    而贺卿也不吝让他更安心,她微笑道,“十几年后的事谁知道会怎样?不过黄都知放心,你的命谁也拿不走。”

    黄修神色一动,以为是贺卿已经有了什么安排,顿时不再多问。他虽然想要个保证,却也不想真的牵扯太深。万一贺卿要干的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对他并没有好处。

    因而他打了个哈哈,就将这个话题略了过去,“慧如真师的话,咱家自然是没有不信的。既是您开了口,事情自然要办得妥妥帖帖。您就回去等消息吧。”

    黄修在太皇太后身边始终算不上得意,但这么多年在宫中经营,入内内侍省都知的职位绝非白给,太皇太后身边所用的人之中,大部分都或多或少与他有些关系,真要办起事来自然也方便得很。

    在太皇太后的安神香中加些能令人心浮气躁的药材,便可让她频频陷入梦境,而后再加上一些刻意的引导,还摔了一根太皇太后最喜欢的簪子,总算将她一腔母爱勾了出来。

    这簪子是先帝出宫游玩时带回来的,民间的玩意自然不如宫中精细,但太皇太后却很喜欢,非是大日子不会插戴。这东西突然摔了,自然不像是吉兆,再加上身边的人从旁引导,很快就让她想到了小皇帝身上去。

    一来孩子实在是太小,太皇太后担忧养不住,朝堂上的许多事会平添波折。二来身为母亲,看着这么丁点大的孩子与生母离别,又在病中,多少有些恻隐之心。

    而太皇太后虽然是希望小皇帝不要与生母太过亲近,却也不想让对方长大了埋怨自己,适时的施恩也很有必要。

    如此几番折腾,张太后那里总算是收到了太皇太后懿旨,称小皇帝思念母亲,令她这几日暂时到乾光宫陪伴。得了这份懿旨,张太后几乎喜极而泣,真心诚意给太皇太后磕了几个头,心里却知道这必然是贺卿在背后辛苦谋划的结果,不由一时感念非常。

    小皇帝的病,一开始只是中暑,后来照顾不当,加上幼子体弱,到了新环境,没有熟悉的人,又不免惊慌忧惧,才最终成了症候。太医院虽然日日诊治,却也只敢开一些效果不大的太平方子。太皇太后那里不过问,他们也乐得含糊过去,免得真出了问题要担责任。

    但张太后虽然见识不多,对孩子的事却十二分的用心,自己翻医书不说,还日日与太医们探讨药方和治疗方式,弄得一众太医不敢懈怠,只能在她的督促下尽心尽力救治,所以不久之后,病情就有了缓和。

    张太后抱着失而复得的孩子,心中才又升起了另一份隐忧。

    一开始,她所求不过是能看一眼孩子,谁知结果比预料的好太多,太皇太后允许他陪伴小皇帝。如今孩子的病好了,她心里却又生出野望,希望能够一直不跟孩子分开。

    可太皇太后不会允许,而她也没有任何办法。

    幸而前朝忽然发生了一件大事,让太皇太后一时半刻顾不上这边,暂时还没有下旨免了她每日过来陪伴皇帝,可以再拖一阵子。

    但实际上,朝堂上的情况,要比张太后所想的严重多了。

    顺宁元年八月,中秋节还未到,西北便来报,说是今秋草原上颇多异动,频繁聚集人马,恐有南下牧马之意,请朝廷早做准备和应对。

    虽然只是猜测,但西北军中的将领们都是老于边事之人,在这种情报上更不会胡乱猜测,既然上奏朝廷,恐怕十有八九草原会有异动,而且还不是小动作。

    这样一来,备战是不可避免的,说不准还要往西北增援。

    然而朝廷如今的局势,要钱没钱,要粮没粮,国库空虚,供应西北十几万大军已是吃力,拿什么来打仗?

    虽然也有不少保守派官员认为,或许只是西北官员夸大其词,情况其实没有那么糟糕,但朝中大部分重臣都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大楚和西北的铁狼族年年都有摩擦,每五到十年会有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