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日光阴h - 耽美小说 - 世间清景是微凉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

分卷阅读25

    !

    尼玛老子很悲惨地的有了反应该赖谁啊!

    所以说环境改造人呢。遥想去年刚进来那会儿,这黑暗中啪啪的屁股撞击着实恶心了我几个月,好几次做梦给我姥爷过生日,那蛋糕上的大寿桃转眼就成了白花花的屁股,演变过程自然流畅形象生动。可现在,我能够轻松从单调的打桩声中剥离出来周铖的喘息,大金子的舒爽,偶尔还有隔壁号的咒骂和凿墙。这其中任一单拎出来都没啥,但综合到一起,再配以暧昧的夜色,就让人有点儿扛不住的想入非非了。

    手爪子溜进内裤,轻轻握住精神抖擞的小冯一路,我情不自禁地叹息,好像烦躁的心情一下子找到了纾解的源头。闭上眼,我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忆某个钟爱的女明星,说是回忆也不恰当,因为她需要在这个我主宰的感官虚拟世界里摆出各种yin荡的姿势,任我揉圆捏扁,怎么爽怎么来。

    不知taonong了多久,呃,好吧也没多久,小冯一路就缴械投降。射出来的瞬间我咬紧牙关,愣是没发出一丁点儿声音。

    这世道,搞基的光明正大,我他妈一自给自足的还要偷偷摸摸,上哪儿说理去!

    金大福和周铖还在干,不过现在这声效对老子造不成任何影响了。我仰面躺着,高潮的余韵慢慢散去,思绪连同整个人一并冷却下来。

    对于周铖的就范,说不惊讶是骗人的,就像他的“不干了”一样,全然没有任何征兆。但这会儿再想想,可能大金子反而是看得最透的那个。有说法就好办了。可不是么。说法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说法这一物件本身就是对方递过来的梯子,你要做的只是顺着它爬下来。至于技术能不能改进那都是后话,反正这玩意儿不是靠嘴说的,多试几次就知道了。

    或许那句玩笑式的“折腾折腾有益身心健康”才是周铖的实话。金大福有媳妇儿这他早知道,但早知道不代表就要天天苦大仇深歇斯底里,可郁闷总归是有的,于是间歇性的借某个契机发作一下,也算调节身心。

    当然这些有的没的都只是推断,而这推断要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周铖没把金大福单纯的当成炮友,或多或少,他对这个人是有点情分的。

    放在一天之前,如果有人跟我说周铖喜欢大金子,我八成会嗤之以鼻。首先,两个大老爷们儿搞啊搞的就能搞出真感情这事儿太匪夷所思;其次,就算真能搞出,此等小概率事件也绝不会属于十七号这两位。事情明摆着,那俩分明就只是周末一帮一互助小组,平日里别说腻味,连交流都很少。

    可是现在,我动摇了。之所以说动摇而不是彻底翻盘转变思想,是因为我依然没办法理解这种同性间的感情,但周铖说的话,我信了。

    这话是说法外的“赠品”,我没告诉大金子,因为涉及隐私。

    “其实我从来都不是零号。”

    当时怀揣着技术论准备离去的我,被这句话定住了脚步。

    我福至心灵地领会了零号的意思,并认为这得益于我过人的智商而非单纯的“零看起来很好插”这种猥琐理由。

    转过身,周铖依然坐在那儿,因为天气阴沉得厉害,所以他仰头看我的时候不需要眯起眼睛。和花花相似,周铖眼底的色彩也总是很纯粹,只不过花花的纯粹是极深,而周铖的纯粹是极浅。有时候那里面一片纯白,像积雪永不消融的国度,再雄伟再惊天动地的建筑也会被抹去棱角,遮去身躯,最终消逝在皑皑白雪里。有时候,比如此刻,那里却是一片清明,似乎冰雪消融了,盖住的东西也没了,只剩下让人不敢直视的通透。

    “从我十八岁第一次跟男的上床到今天,我只在两个人的下面呆过。”

    显然第二个是金大福,于是我问:“第一个是谁?”

    周铖笑了,淡淡的笑意让他的眉眼看起来很帅气:“说了你认得?”

    我囧在原地,不太好意思地干笑:“也对哈。”

    风从我们两个的中间穿过,卷起地面无数的灰。我鼻痒地连打了两个喷嚏,周铖起身拍拍裤子。我想谈话应该是到此为止了,可周铖却来到我的跟前。

    他说:“冯一路,我只告诉你,因为你看起来想知道得不得了。”

    我很没骨气的猛点头:“就是就是,给个名字也好嘛。”

    于是周铖又笑了,轻轻浅浅的,像春末最后一缕微风:“不需要,他死了。”

    几场瓢泼大雨过后,天气彻底热起来。早晚还好些,正午的太阳可真像麻辣烫一样,晒得人没着没落。说到麻辣烫,我又不可避免的想起更多东西,比如猪头rou,比如扎啤,比如KTV小妹那五十块钱就能摸好几把的大腿。想到这些我就烦躁,莫名的想打人毁物,我甚至做梦拿锄头去刨电网下的高墙,可梦中的高墙是合金钢的,直到梦醒,丫连根毛都没掉。

    我知道我不该想这些,我应该清心寡欲以带发修行的心态老老实实度过这几年,哦不,连发都不带了。可知道归知道,做起来是真他妈难,每天早晚各默念十遍六年很短我要坚强的结果就是上工路晒着太阳想起麻辣烫。

    还有不到一个月,我来这儿就一年了。

    多快。

    流水线从做塑料花改成了彩灯加工,换汤不换药,糊灯笼的时候我忽然想起小学上劳动课,那是为数不多留在我记忆中和学校有关的快乐场景。学的是织毛衣,还没到四根针呢,先用两根针织点片状物,可就这我也摆弄不明白,于是回家向老妈请教,那时候我觉着我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她会在两年后跟别的男人跑了,那时候我傻逼却快乐着。

    “我cao你会不会糊啊,就这样的验收肯定不合格!”

    旁边一声怒嚎打断了我的伤春悲秋,不用看,肯定是一条线上的同仁又吼花花呢。

    说到底,这真不能怪同仁,做塑料花的时候无非就是粘吧粘吧,没什么美感或者规范要求,所以大家都能糊弄过关,可到了这彩灯,那纯种技术活,手艺差距就看出来了。我想着花花的细胞里可能真就没有哪怕一丁点儿的手工基因,效率奇慢不说,那成品……还不如加工之前的裸灯呢。

    每天的劳动都有数量规定,如果验收合格的成品不够,那么整条线的人晚饭后都要继续加班,直到完成要求的数量。一条线上十来个人,说实话,花花一个人拉不下来多少时间,顶多每人饭后再做二十分钟。但要知道,那可是饭后,谁他妈吃完饭还乐意回来加班啊,尤其还是被牵连的。

    花花也知道错在自己,所以每次被吼都特老实,不吭声是自然的,可他连头都不抬,就那么卖力地跟手上的东西较劲儿。开始几天看得我有点儿心疼,倒不是觉着他辛苦,而是觉着那么暴躁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