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
动,有时候是担忧,但是像今天这样冲击力十足,guntang到让人难以忘却的机会,绝无仅有。 回家的路上,杨嘉佑跟许立骑着单车,俩人一前一后,奇怪的是,谁也没有多说一句话。 离开了球场,杨嘉佑发现许立又变回他熟悉的模样,安静,沉默,坚实,就好像刚刚在球场上一跃而起,发起进攻投球的人不是他一样。 许立发觉杨嘉佑今天骑得有点慢,回过头看他,发现他单手骑车,另一只手揣兜里。 许立问:“你手怎么样了?” 杨嘉佑清了清嗓子,“没怎么。” 许立没多问,直到俩人回了家,把自行车停在院子里,许立才发现他的右手腕肿得像馒头。 “你这手得看医生!”许立忍不住蹙眉,心里涌起一阵心疼,又不敢轻易表现出来,只是说:“接下来还要写好多卷子。” 杨嘉佑大大咧咧地说:“就是肿了点,过几天就好了。” 听见门外有人说话,徐瑛把门打开:“哎,今天这么早,我以为打完球以后你们会聚餐。” 杨嘉佑朝许立递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多嘴说出自己受伤了。 徐瑛一下子就发现儿子不对劲,“杨嘉佑,你挤眉弄眼什么?” 杨嘉佑撇撇嘴,“我眼睛痒,眨一眨不行吗?”说着,他进了屋,语气像问天气如何一样,“妈,等会儿给我来个勺子。” 许立跟在他身后,有点想笑,“嘉佑今天手腕受了伤,有点肿。” 徐瑛忍不住蹙眉,检查儿子的手腕,“还好只是肿着,没伤到骨头,估计得养几天。” 吃晚饭的时候,杨嘉羽在一旁问不停,说本来想去观赛,但是时间上不允许。 杨嘉佑跟meimei说:“你快中考了,你得再加把劲,等放暑假了,再带你去看篮球赛。” 杨嘉羽心里高兴,呼哧呼哧地吃饭,好腾出时间复习。 徐瑛在一旁笑着说:“吃慢点,没有一点女孩的样子。” 杨嘉羽朝mama横了一眼,很快,又神情骄傲地笑了。 一家人相处融洽,倒也没有让人额外cao心的事情。 篮球联赛过去以后,他们的课余活动明显减少,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学习上。直到进入高三的暑假,许立的成绩都十分平稳,始终排在杨嘉佑后面。 班里陆续聊起关于高考后的打算,大部分的同学可能要出国,有的已经拿到自主招生的名额,少应该留在国内名校。许立之前跟杨嘉佑聊过,知道他不会出国,不知为何,心里有点高兴。 许立一个人的时候经常在想,就算以后上了大学,只要杨嘉佑还在国内,还是有很多机会可以见到他。再来,他也不会不管不顾地离开南京,因为杨叔叔他们一家人很好,如果离得近,他能常回去看看长辈们。那个深藏在心底的秘密,就当它不存在好了。 模考以后,许立的分数开始向杨嘉佑稳步逼近,有时候甚至会反超杨嘉佑,班上的同学对此毫不意外,因为许立在学习上要比杨嘉佑认真多了。 可能是厚积薄发的缘故,许立基础知识扎实,虽然物理最后一大题第三问,偶尔他做不出来,但并不影响整张试卷的得分率。他注重细节,不是极端的巧中取胜,可以说是把努力发挥到极致的人。 这天班主任找许立谈了话,“许立,坐。” 班主任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男老师,姓吴,以前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人很亲切和蔼,“最近你的成绩挺稳定,老师想问你一个事情。” 许立坐在吴老师相邻的椅子上,面色平静,“您问。” 吴老师喝了一口茶,“咱们学校算是英才辈出,每天往高校输送不少人才,但是像你这样的学生,还是少数。”这话说得十分委婉,没有提家世、自主招生、天赋这样的字眼。 许立在等吴老师说下一句。 “老师也不是给你施加压力,如果可以的话,许立,务必冲刺一下北京的高校,”吴老师面色沉静地看着他,接着说:“老师的母校。” 许立下意识地收回目光,心里有些没底。 吴老师说:“目标超于实际未必是件坏事,自你们进了理科班,我是看着你一路走过来的,只要你心态稳,坚持走下去,冲击清华,还是很有希望的。” 许立想了想,“但是我的成绩不够稳定,不像杨嘉佑。” 吴老师摆了摆手,“你跟他不是同一类学生,杨嘉佑的确有天赋,但他坐不住。想进殿堂级别的高校,除去天赋,也需要坚持才行。” 那个下午,吴老师还聊到他在北京求学的事情。 人们总是对与自己相像的人极为亲切,吴老师也算是寒门贵子,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和打拼才换来今天的生活。看着许立,好像就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自此以后,去北京的念头经常盘桓在许立脑海,他知道读书不是万能的,有些东西不仅仅靠读书才能得以拯救,但是去更好的学校,改变命运的概率会不会更大一些。 如果自己去了好学校,将来过得好,也能更快地找到meimei许岚。 许立想过,爸爸留下的那笔钱,他会省着用,毕竟他还要为meimei考虑。 课间,许立从人群中看着杨嘉佑的背影,他觉得杨嘉佑心思率真,经历篮球赛一事,他更加确定了杨嘉佑对自己只有友情。 想到这里,许立心中的念头更坚定了些。 由于学习忙碌,杨嘉佑没察觉到许立的心态变化,只当他学习压力大,让他慢慢调节。其实杨嘉佑一点也不在乎许立第一,还是自己第一,在他看来,排名只是反映学习状态的方式而已。 meimei杨嘉羽虽上了本校高中部,却是爸爸托了关系的。 以杨嘉羽自身的学习状态,很难单凭成绩直升本部。杨嘉佑在想,现在父母还能陪在meimei身边,随着时间流逝,父母总有顾及不暇的时候,他作为哥哥,要对家人更照顾一些。 父母问过他关于出国的事情,杨嘉佑不想让他们觉得自己在牺牲,只是说:“先在国内读本科,有机会去国外读研究生。” 杨振华说:“你那么多高中同学去国外的一流大学,你不想去?” 杨嘉佑转着笔,“但是将来毕业了,总得回来吧?” 杨振华笑了,“你倒是少年老成,把毕业的事情都想好了。” 杨嘉佑不以为意地说:“别的不说,单论吃饭这件事,让我长期待在异国他乡,我就受不了。” 听见儿子这么说,杨振华才稍稍放了心,语气平和:“行,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及时告诉我和mama,不管怎么样,我们有责任为你的未来助力。” 杨嘉佑心中涌起一阵感动,但18岁的年纪,恰好是少年人最沉默的时候,他不善于说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