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日光阴h - 经典小说 - 五岳独尊在线阅读 - 第83节

第83节

    贴身收好灵符,宁采臣露出腼腆的笑容,拱手说道:

    “多谢林兄美意,小倩姑娘就拜托二位作法超度,在下还要回洛阳结账,然后回东阳郡老家去,咱们就此别过。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若是他日有缘,自有再见的机会。”

    闻声,林旭只是微微一笑没吭声,燕赤霞则拱手还礼说道:

    “宁秀才,我们就不远送,一路保重。”

    临行动身之前,宁采臣瞥了一眼那间摆放着聂小倩骨灰坛的房间,流露出欲言又止的神情。稍后,他似乎是想通了什么,嘴角浮现出一抹灿烂笑容,与两位前来送行的友人作揖道别后,宁采臣转身踏上了前往洛阳的漫漫长路。

    .............................................................................

    据说当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轻轻扇动翅膀,很可能导致一场风暴在八千公里外的纽约生成,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

    坏了一块马蹄铁,滑倒了一匹战马。损失一匹战马,牺牲一个骑士。失去一个骑士,输掉一场战斗。输掉了一场战斗,打败一场战争。输掉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

    毫无疑问,前面说到的这个极端范例,可算是因果律在现实世界中体现出来的典型个案之一,即是你永远无法估量牵扯的因果会如何方式体现出来。正如蝴蝶效应的无限累加那样,起初之时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起因,在经过一系列因果转换之后,照样能造就出威力毁天灭地的灾难性后果。正因如此,牵扯因果这件事才份外令超乎人类知觉之上的存在们甚为忌惮。

    好比小孩子喜欢玩火,那是他们幼稚无知,大人们畏惧火焰的危险性,不敢视之为玩具。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这一点差异也折射出了个体认知不同所引发的行为和判断差异。面对着极大凶险威胁,无知者可以无畏,知者就很难不害怕了。

    那位与宁采臣同在兰若寺中借宿,经不起女鬼美色诱惑,夜半时分被吸干精血而死的兰溪生,在宁采臣看来只是个如路人甲一般的角色。何况,如今这年月死个把人跟吃饭喝水一样稀松平常。宁采臣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因果纠缠之所以令人头疼不已,关键因素就是你难以预料不起眼的小事,什么时候会演变成一场飞来横祸。

    那位只比自家主子兰溪生晚死了一天的仆人来福,在被女鬼吸成干尸之前,他已将兰溪生的死讯连同对宁采臣等人的凶手指认,诸如籍贯和相貌特征等资料,一并写成了书信交托江家集的商队捎了出去。

    兰溪生那位身为金华县令的舅父接到这封来信,看罢以后只觉五内俱焚,当即下令悬赏追缉宁采臣和林旭、燕赤霞。其后,这位县令大人又按照仆人来福信中所描述的体貌特征画影图形,同时将海捕公文发往东阳郡和邻近的各处州郡县治,并且把相关文件用八百里加急快马送往洛阳,费尽心力在最大范围内通缉这三个人,誓要为自家外甥报仇雪恨。

    在强烈的仇恨驱使下,当然权力也在其中发挥了很大功效,整个事态发展异常迅速,甚至快得叫人目不暇接。

    对于这场空前大危机的袭来,茫然无知的宁采臣在洛阳城内跟雇主交接了账目,他转回头便被一队气势汹汹的衙役比照画影图形缉拿下了牢狱。

    这个突发事件的唯一好处是,这回宁采臣终于有幸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见到了素来仰慕,可惜一直无缘一晤的天下名士诸葛卧龙先生。

    洛阳虽是一等一的繁华大都会,但这里的牢房条件并不比其他地方的牢房来得舒适。照样是终年不见天日,那些阴森森的牢房向来是使人心惊胆寒的所在,从自由之身骤然沦落至此,宁采臣纵然有一肚子苦水也无处倾诉。

    初来乍到的宁采臣被同在一间牢房的诸葛卧龙变着花样戏弄了几次,他的日子过得愈发苦不堪言。

    直到几天后,确信新来的这个年轻书生不是外面的那些仇家派来的卧底,诸葛卧龙的态度才逐渐缓和下来,宁采臣也初步得到了这位同室狱友的认可。

    这一日,宁采臣拖着疲惫身躯准备躺下睡觉,耳畔忽然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磨刀声,好像还夹杂着有人的念经的声音。中途被打消了睡意,宁采臣不无好奇地顺着牢房的木头栅栏向外面张望,这时只见几个狱卒正在牢房的空地上自顾自地忙活着,有人在烧水,有人在磨刀,还有一人正朝天上大把大把地洒着纸钱,嘴里好像还在絮絮叨叨地念叨着什么。

    宁采臣看不懂这些人到底在忙活些什么,他表情困惑地转向一旁头发疏松蓬乱如蒿草的诸葛卧龙,诚心向这位老前辈请教说道:

    “诸葛先生,他们干吗要半夜磨刀啊?”

    闻听此言,诸葛卧龙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眼望着屋顶说道:

    “这也用问?在牢里磨刀当然是要杀头了。”

    一听了这话,宁采臣愈发觉得迷惑了,追问说道:

    “开刀问斩不是都要在午时三刻执行吗?”

    这时候,诸葛卧龙的身子斜倚在干草堆上,他逍遥自在地翘起了二郎腿,慢条斯理地说道:

    “唉,你说的那是明正典刑处决人犯,现在不知哪个权贵子弟犯了事,跑到牢里找人顶罪,不在三更半夜偷偷摸摸地杀人,那还要等什么时候啊?”

    正当此时,外面一名狱卒快步走过来,俯身把一个托盘从栅栏底下的空隙塞进牢房里,呵斥说道:

    “哎,小子,赶紧吃饭吧!”

    这间牢房里总共才关了两个人,诸葛卧龙好大一把年纪,大概当爷爷都格了,这位狱卒口中喊的小子自然是说宁采臣。

    见此情景,越发觉得今天的事情好像古怪得叫人捉摸不透,宁采臣走过去一瞧,立刻大喜过望,他美滋滋地端起大碗跑到诸葛卧龙跟前炫耀,说道:

    “诸葛先生,今天可好了,竟然有鸡腿吃啊!”

    大概是平生见多了这样乐极生悲的例子,诸葛卧龙此刻连眼皮懒得抬一下,腔调古怪地说道:

    “哼哼,这鸡腿留给你自己吃吧!老夫我无福消受哟!”

    “啊!那你不吃,我可就吃了。”

    等候在一旁,恶趣味地看着宁采臣三口两口吃下了鸡腿,诸葛卧龙这时慢悠悠地说道:

    “嗯,你不知道吧!这鸡有个名堂,叫做断头鸡,凡是吃过这鸡的人都不在喽!”

    “啊!呸!呸!”

    闻声,联想到自家人头落地的惊悚场面,宁采臣忙不迭地把已经到口的鸡rou全吐了出来。跟着,他苦着脸跟这位不着调的诸葛卧龙对视,好像是要从对方那张满是风霜之色和皱纹,以及杂乱胡须的脸上看出一朵花来。

    良久之后,宁采臣再也绷不住了,有气无力地坐在地上,气馁地说道:

    “还好,他们要杀的不是您老,不然那就太可惜了。您老一肚子的学问,千万不能死在这呀!”

    024  脱狱

    这辈子也见惯了世事沧桑宦海浮沉,诸葛卧龙岂会听不出宁采臣的一番话究竟是出自真心实意,抑或是厚颜谄媚之词?

    当下,垂头沉思片刻,一直给人以游戏江湖,放浪不羁感觉的诸葛卧龙开了金口,说道:

    “小子,老夫我看你不像是个短命相,不如这样吧!这里有条地道直通到外面,不想死的话你就赶紧跑吧!”

    “那……”

    身临绝境之际,眼看着就要人头落地,突然被告知可以不用死了,宁采臣惊喜交加又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

    宁采臣正待开口验证是否自己出现了幻听,旋即被诸葛卧龙喝止,催促说道:

    “诶!那什么那呀!再不走,待会你小子就人头落地了。”

    说罢,诸葛卧龙飞起一脚把还要啰嗦的宁采臣揣进黑漆漆的狭小地道口。随即,披头散发的诸葛卧龙返身扯过一块木板把地道入口挡住,跟着横躺在木板前头。

    外面隐约传来来狱卒准备提人行刑的凄厉呼喝声,内心笃定的诸葛卧龙,此刻他头也不抬,扯着嗓子大喊道:

    “嚷什么嚷,让不让人睡觉了?别叫了,那人早死了。”

    闻听此言,一帮前来提的狱卒们即刻傻了眼,不知是谁说道:

    “死了?”

    “对,前两天已经被你们拉出去砍了。”

    迁居到洛阳的大秦帝国朝廷风雨飘摇,名列公卿的大臣们尚且惶惶不可终日,吏治根本无从谈起清明二字。

    洛阳大牢每天有多少人没头没脑地被关进来,又有多少人是莫名其妙地躲猫猫死、洗脸死、鞋带上吊,根本没个准确数字可以考据。各自捞好处的狱卒们也不晓得宁采臣是被谁私下里拉出去砍了顶缸,又或者在外面有人花钱疏通关节让他逃出生天。总而言之,今天他们是肯定杀不了这个已经不在牢中的读书人,狱卒们骂骂咧咧地走开了,准备在牢里另外再找一个替死鬼。

    宁采臣一路沿着这条局促伸手不见五指,只能容纳一人匍匐前行的漆黑地道爬了许久,眼前豁然开朗,已经到了一处荒僻屋舍废墟。

    关在暗无天日的牢房里这么多天,得以重见天日的宁采臣眯着眼睛适应光线变化,然后在地道出口发现了一个放置在壁龛中的灰布包袱,他打开发现包袱里有两吊半两钱,一些干粮和两个水葫芦。

    看来这是身在牢狱中的诸葛卧龙替自己预备下的最后出路,日夜提防着昔日的仇家赶尽杀绝,没想到这些东西他自己没能用上,反而便宜了宁采臣这个刚认识几天的外人。所谓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真要说起来,宁采臣也算是诸葛卧龙的知音,出手搭救他的性命,原因也许是诸葛卧龙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吧!

    一番唏嘘感叹之后,宁采臣背上了包袱,打算踏上路途之际,忽然他又停住脚步。

    这次无辜牵连进兰溪生之死一案,死无对证的宁采臣定然脱不了干系,特别是听说死掉的那个兰溪生,他的亲舅父是金华县令,宁采臣便绝了返回家乡的念头。

    金华与东阳两地近在咫尺,兰家若想连锅端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假如宁采臣不出现,或许对方还指望着放长线钓大鱼,暂时不会动他家中的老母病妻,如果宁采臣主动现身,那铁定了是全家死翘翘的大结局。

    在监狱里蹲了好些时日,长出了一脸胡子的宁采臣举目四望,一股悲凉自怜之意油然而生,他自言自语地说道:

    “东阳回不去了,这天下之大,何处是我的容身之地呀!”

    一味地怨叹也解决不了现实难题,面对着茫茫前路踌躇了一会,宁采臣想起了一个不错的去处,当即欣喜地叫出声来,说道:

    “对了,不如去兰若寺!”

    .........................................................................

    二十天后,淮南江家集左近,兰若寺古刹的破败庭院中,两个人在荒草陪伴之下对坐饮茶。

    轻轻放下茶杯,一席黑色深衣装扮的林旭叉手说道:

    “宁兄,你家中的老母和妻子,我和燕兄自会设法营救出来,你只管在此安心等候即可,另外还有一事,你请看。”

    闻声,宁采臣从林旭化身的手上接过一封信笺,瞄了一眼信封上的字迹,他面露惊疑之色,说道:

    “举荐信?兴汉大将军陈凉君亲启?莫不是那位占据了荆州的义军首领陈凉?”

    林旭笑着拍了拍手,起身踱步说道:

    “不错,宁兄你也是熟读经典的儒家子弟,想必仁者爱人的道理无需我多费唇舌了,宁兄必定素怀济世安民之愿。古语说得好,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而今,天下正逢大乱,群雄并起割据,大丈夫何不奋发图强,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若是待得日后功成,搏个书生万户侯封妻荫子,亦是人生一大快事啊!”

    林旭格外看中宁采臣,不仅是因为他有才华和良知,更重要的是这个人身具气运。

    不同于陈凉那种帝王后备役的上位者资格,宁采臣的声名事迹既然能穿越无尽虚空远达另一个世界,足以证明他的存在价值非比寻常。

    成功无侥幸,强者未必成功,但获得成功的一定是强者。已然抽到宁采臣这张大牌,林旭自然不会任由他今后这样随波逐流地沉沦下去,写信推荐宁采臣前往兴汉军与陈凉为伍,林旭也是出于多重考量的结果,绝非临时起意。

    闻听此言,宁采臣的面色数变,支吾着说道:

    “这……只是……”

    大秦帝国的威名千载不坠,纵然国势已到了日暮途穷的程度,在许多惯于因循守旧的人看来,天底下也唯有大秦帝国才是王朝正统,那些起兵割据一方的义军则是一帮如山贼草寇的叛贼团伙。若非大秦帝国的近几代皇帝没出过一个像样的明君,官僚们种种倒行逆施的举措残民自肥,彻底把民心丧尽了,估计这大秦天下连义军滋生的土壤都不会存在。

    尽管自身处境十分不堪,宁采臣作为一名读书人,他对于投奔义军依旧顾虑重重,此刻的迟疑不前并非个案,而是这个时代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

    从来没断了挖大秦帝国的墙角,林旭对宁采臣心中的种种顾虑洞若观火,笑着说道:

    “宁兄,咱们不妨开门见山地讲,你已是朝廷明令缉拿的要犯,扪心自问,除了投奔义军之外,宁兄可还有其他出路?”

    别的出路?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宁采臣一想到自己无端蒙冤被通缉,落个有家归不得,积存心底里许久的怨气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反正都已经是被判处秋决的重犯了,难道他还怕再多背上几条罪责吗?

    自家打开这个心结,宁采臣脸上透出几分坚毅的神色,点头说道:

    “好,我这便动身前往江陵投军,故乡之事就有劳两位费心了。”

    目的既已达到,林旭的心情一片大好,微微一笑说道:

    “我们必会尽心竭力而为,宁兄不必太过挂念。”

    林旭的话说到了这里,话锋忽地一转,说道:

    “小倩姑娘已经送去投胎了,若是日后有缘的话,或许将来你们还有道左相逢,相视一笑之日。”

    蓦然想起那位身世可怜的美艳女鬼,宁采臣默然不语,其后他摇了摇头,说道:

    “何必非要有相逢之日?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林兄,你我就此别过,宁某这便上路了。”

    远望着宁采臣孤单一骑远去的瘦削背影,林旭长出了一口气,悬在心头一块大石也算落了地。

    诸如宁采臣这样身具非常气运的人物,无论他们自身的初衷为何,最终都会被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历史洪流当中。也许是名垂千古,也许是遗臭万年,反正不会与草木同朽。正如在地球的历史中,振臂一呼便动摇了大秦帝国根基的陈胜、吴广这两位仁兄一样。尽管他们的出身卑微,曾经属于他们的辉煌时刻亦是转瞬即逝,宛若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璀璨而短暂,不过历史终究会记住这些时代弄潮儿。

    哪怕到了千百年之后,那些端坐在朝堂之上,道貌岸然的帝王将相们皆已归于一丘黄土,在自己身后只留下高耸的大土堆供人瞻仰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