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日光阴h - 其他小说 - 锦衣状元在线阅读 - 第一千零一章 朕只见一个就够

第一千零一章 朕只见一个就够

    唐寅入阁之路,几乎都被朱四和朱浩给铺好了。

    内阁四人对这件事反对声并不大,主要是因为皇帝对四人说的那番话比较能打动人……在唐寅生死的问题上,他们觉得皇帝不会以此来骗人,皇帝既然说唐寅当阁臣最多三个月,他们姑且也就信了。

    这也跟唐寅的性格有关,谁都知道唐寅是个怎样的人,给他官他都不想当,在死之前过一把内阁大臣的瘾也说得过去。

    等于是第二个袁宗皋。

    新年第一天,大臣入宫贺新年,朱浩也混在人群中,跟翰林院的同僚走在一起。

    翰林院因为刚刚经历了大规模清洗,以至于人才凋零,就算尚且留在翰林院里的人,此时一个二个也都面色阴沉。

    众大臣还在文华殿等候面圣,这边传来消息,说有关第一个晋升翰林学士的人选已经确定,那就是之前为侍讲学士的贾咏,贾咏晋升翰林学士后会掌翰林院事,等于说先前一轮四名翰林学士硕果仅存的张璁,被一个级别不如他的人跳升上来占据了本该属于他的“首席翰林学士”的职位。

    有关贾咏的升迁,在场很多人都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照理说翰林学士这么重要的职位需要进行廷推才能最终确定,但最近这半年来翰林学士却是最危险且调动最频密的位置,好像皇帝想让谁当翰林学士,谁就可以当似的。

    加上贾咏本身属于“护礼派”中坚力量,乃石珤派系中人,而贾咏升上来后又恰好接替石珤在翰林院的职务,文臣对此事并无太大反应,说白了……如果升迁规则被破坏,升上来的是敌对派系的那就坚决反对;反之如果是自己人,就算规则不符合,也没人会有意见。

    资格的双标。

    贾咏升翰林学士也算是名正言顺,因为他在翰林院中人缘向来不错。

    只是很多本来跟贾咏关系不错的人,对此却颇有微辞。

    便在于贾咏在大礼议的事情上,并没有跟丰熙那样态度坚决并不幸被发配到卫所去戍边……既然你贾咏没有完成护礼派的最高目标,甚至没有保持节义,现在升官的还是你,作为最终的受益者,我们就有理由认为你是叛徒。

    ……

    ……

    临近中午时,朱四才出来,于文华殿内接见文臣。

    此时在京诰命夫人,也入宫向张太后贺新年,朱四还特地要求这些人在见过张太后之后,去见蒋太后。

    毕竟“皇伯考”之事还没定下来,朱四现在头顶有两个爹,同时也有两个娘。

    张太后是正经的皇太后,连朱四都要认,虽然他现在也很郁闷,想为老娘争取到更高的地位,这也是他想在年后赶紧推进此事的重要原因。

    贺岁结束。

    众大臣出宫,皇帝特地留下三个人。

    朱浩、张璁和贾咏。

    别人见这三人好像彼此间没太多联系,首先皇帝跟贾咏就不是一伙的……纷纷疑惑其中是不是有什么不可为外人道的秘辛。

    但想想又释然了,毕竟现在三人中有两个是翰林学士,另外一个也是侍读学士,等于是翰林院内现存的“三巨头”,皇帝要找他们商议一下翰林院的情况,没什么不对。

    只是李廷相没被留下,惹人怀疑。

    也有人说,因为李廷相在大礼议上跟皇帝唱反调,或许很快就要被发配到南京……这就可以理解了。

    众说纷纭。

    朱四跟三人会面,没选择乾清宫,直接就在文华殿内。

    “贾卿家,以后翰林院内事务,就交给你了。”

    朱四先对贾咏做了职务上的安排。

    贾咏赶紧道:“臣自当尽心竭力。”

    无论在议礼上,大臣对皇帝有什么意见,至少君臣身份定位还是清晰的,大臣在此等时候怎么也不可能跟皇帝叫板。

    朱四道:“以后有什么不懂的事情,你直接问敬道便可。”

    “嗯?”

    贾咏一时有些懵逼。

    刚才还说让我好好干,现在有事让我去问朱敬道?

    那岂不是说……朱敬道是我的上司?

    而我一个掌院翰林学士,如果是内阁掌诰敕的人对我形成挟制,我还能理解,朱敬道现在是阁臣吗?他凭什么就能对我发号施令?

    贾咏随即打量张璁,却见张璁神色澹然,一看就知道,人家张璁非常清楚为何皇帝会如此安排,因为朱浩真就是……官小权大。

    “不要有所怀疑。”

    朱四道,“翰林院内的事务,多听敬道的,也没说让你事事都听他的,遇到小事你们也可以自行议定。还有年后敬道将调工部为左侍郎,此事朕已跟几位阁老说清楚了,当然他礼部右侍郎的职位仍旧会兼着,翰林院的差事也会保留。”

    贾咏瞠目结舌:“陛下,如此会不会……不合规矩?”

    朱四怒道:“如何才叫合规矩?不用你们来教训朕!现在是朕对你们做工作上的安排,而不是让你们在这里给朕立规矩。”

    贾咏悻悻然。

    他自然也想有所作为,如果不是先前翰林院内发生大变动,估计他贾咏也不可能这么快出头……虽然贾咏升翰林学士早就在计划之列,但谁让最近涌现出了朱浩、张璁、席书、黄瓒这些人?

    贾咏现在好不容易得偿所愿,还真不愿意跟皇帝闹得太僵。

    这对他没任何好处。

    “另外,朕会酌情考量,让镇江的杨应宁,还有余姚的谢于乔二人回朝,他二人都是大明的股肱之臣,对于朝中事务很熟悉。朕是这么想的,让谢于乔入阁,再让杨应宁回朝后为吏部尚书。”

    皇帝的话颇有讲究。

    张璁的目标是要把杨一清和谢迁调回来,都在翰林院体系任职,由强势的杨一清为首,先行入阁,或许杨一清就能把前面几个挤兑下去并由他自己当首辅。

    那时朱浩要对付的人就是杨一清。

    但若是以杨一清为吏部尚书……只有谢迁一人入阁,朱浩的压力会减轻很多。

    张璁也知道,谢迁年岁太大,对于回朝入阁之事并不热衷,反而是杨一清好像还有余力的样子,毕竟他曾亲自前去拜访过二人,对二人如今的身体状况以及为官态度还是很清楚的。

    还有就是杨一清因为有军功在身,在朝中获得的支持更多,在张璁看来,就算朱浩一肚子阴谋诡诈,也定不是杨一清这样门生故旧遍布朝堂的老尚书以及老阁臣的对手。

    “都是年后处置,先跟你们说一声。”朱四道。

    张璁请示道:“那陛下,若是唐学士入阁,不知议礼翰林学士,是否……也需要增加?还有詹事府的事……”

    先前四个翰林学士的职务分配,石珤负责翰林院,丰熙负责詹事府,而唐寅主持议礼,张璁负责制诰和议礼。

    现在就算增加了个贾咏,还是只有两个翰林学士在任,这职责好像不够分的。

    皇帝也没说把所有差事都交给他们二人负责。

    朱四道:“翰林学士,自然有能者居之,朕本来的想法,是让敬道从侍读学士职位上升一步,以翰林学士兼詹事府詹事,但他执意要去工部,朕只能先把这件事放到一边。人选再定吧。”

    皇帝的话,张璁听了并不觉得怎样。

    皇帝连批阅奏疏这种事都听取朱浩的意见,让朱浩当个翰林学士有多稀奇吗?估计皇帝巴不得让朱浩直接当首辅呢!

    而贾咏听到后,心中则五味杂陈。

    真是不当面听皇帝的一些发自由衷的话,真不知道皇帝对朱浩的信任能到这般地步。

    朱浩这是要当第二个江彬吗?

    说到这里,朱四环视一圈,大概是要走了,直至此时朱浩依然一句话都没说。

    “敬道,你跟朕去给母后问安。”朱四说道。

    这话的意思是朕见你们三个,其实就是为见朱浩做一下铺垫,若只留朱浩一人,可能大臣对他的意见会更大,让他更显突兀,那就留下你们三个……先前朕跟你们说的话,就是个通气会,你们当幌子的任务圆满完成,现在可以滚蛋了。

    朱浩道:“陛下,臣尚有一些私事未完成,恐怕没有时间。”

    又是一句让贾咏,甚至张璁都觉得惊异的话。

    你说有事就有事,居然以“私事”来搪塞皇帝?

    你不知道眼前这皇帝脾气有多倔强是吧?他说让你去见太后……虽然不知道是哪个太后,但只要你敢整幺蛾子,定让你没好果子吃。

    朱四却笑呵呵道:“怎么?家里事还没安顿好?其实朕就是想趁着舅舅入宫,安排好他回安陆的事情,让你在旁听听,参详一下,父皇的陵寝要修,安陆兴王府的事务也需要整饬,以往还有袁长史帮朕,现在只有你知道内情,可以帮忙筹谋。”

    贾咏实在听不下去,赶紧行礼:“臣告退。”

    张璁也道:“臣告退。”

    朱四道:“你们自便吧,来人,送两位翰林学士出宫。”

    马上有人过来领命,带张璁和贾咏出了文华殿,往午门去了。

    朱四跟朱浩这对君臣则留下稍微多交谈两句。

    朱四道:“敬道,你也别怪朕自作主张,现在一切都已平息,如果这种容易的事情,朕还要事事都求助你的话,朕也觉得自己太过无能。

    “就让朕先肆意放开手脚处置,如果不对,或是出了什么状况,你再出面帮朕补救。你有事忙,就去吧,不过你记得在舅舅走之前,见他一面嘱咐一下便好。”